1929-2013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历程
01
行业诞生
01
1929年10月,中国国民党政府军政部在南京建立“电信机械修造总厂”,主要生产军用无线电收发报机,以后又组建了“中央无线电器材有限公司”,“南京雷达研究所”等研究生产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十分重视电子工业的发展。最初,在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电讯总局,接管了官僚资本遗留下来的11个无线电企业,并与原革命根据地的无线电器材修配厂合并,恢复了生产。
02
1950年10月,中国政务院决定在重工业部设立电信工业局。
03
1963年,中国国家决定成立第四机械工业部,专属中国国防工业序列。这标志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成了独立的工业部门。
02
行业发展
01
1983年,第四机械工业部改称电子工业部。中国的电子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形成了军民结合、专业门类比较齐全的新兴工业部门。
02
90年代初,中国电子工业已经能够主要依靠国产电子元器件生产20多类、数千种整机设备以及各种元器件,许多精密复杂的产品达到了较高水平,并形成了雷达、通信导航、广播电视、电子计算机、电子元器件、电子测量仪器与电子专用设备等六大产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已具有门类齐全的军用电子元器件科研开发与配套能力,具有一定水平的系统工程科技攻关能力;基本能满足战略武器、航天技术、飞机与舰船、火炮控制和各种电子化指挥系统的需要。
03
1950年10月,中国政务院决定在重工业部设立电信工业局。
04
2008年,电子信息产业所提供的产品都达到了较高技术水平,其中不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03
行业规模
01
2012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突破十万亿元大关,达到11.0万亿元,增幅超过15%;其中,规模以上制造业实现收入84619亿元,同比增长13.0%;软件业实现收入25022亿元(快报数据),比上年增长28.5%。
02
2014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2%,高于同期工业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在全国41个工业行业中增速居第7位;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增长9.8%和20.9%,高于同期工业平均水平2.8和17.6个百分点,占工业总体比重分别达到9.4%和7.8%,比上年提高0.3和1.2个百分点。
03
2021年,我国电子信息行业的基础性、通用性技术研发取得重要进展。在量子计算、高端芯片、高性能计算机、网络架构、基础操作系统、卫星互联网应用、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同时,基于自身技术实力的提升,电子信息行业不断为其他产业“赋能”,已成为融合发展的“润滑剂”“加速器”,在推动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04
当前,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延续稳定恢复态势,新动能加速形成,但受原材料价格高位上涨、芯片持续短缺以及基数较高等因素叠加影响,发展面临的困难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