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层面:多部门密集发布数字科技政策文件,涉及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等多个方面,为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和进一步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了有力保障。例如,《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提出利用2 - 3年时间开展技术路线试点试验,到2029年基本建成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主体结构。
-
地方层面:各省市聚焦“人工智能+”,以算力供给、算法模型、数据语料以及应用场景深化为重要抓手,通过财政补贴、标准引领以及数字基建强化等多元化手段,着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如上海市印发《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旨在加快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打造人工智能世界级产业集群。
二、AI技术创新与研发进展
-
国际消费电子展(CES2025)AI新看点:展示了AI技术在PC、智能驾驶、医疗保健、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以及能源转型等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英伟达推出一系列新产品,如GeForce RTX 50系列GPU、NVIDIA Blackwell架构等,英特尔和AMD也发布了新款处理器,中国企业如吉利汽车、极氪等展示了智能驾驶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
-
DeepSeek引领大模型创新浪潮:DeepSeek发布DeepSeek-V3和DeepSeek-R1模型,基于Transformer框架,采用MLA、DeepSeekMoE、多Tokens预测和FP8混合精度训练等新技术,在提升大模型推理性能的同时显著降低推理成本。其迅速推广和广泛应用为行业树立了高质量数据驱动的标杆,推动国内大模型产业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实现模型性能跃升。
三、专家分析与见解
-
加快建设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数据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要素,高质量数据集的建设对于推动“人工智能+”场景落地具有重要意义。专家建议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协同作用,多措并举推进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包括加快公共数据开放和企业数据流通、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引导企业和商业模式创新以及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
-
促进数据标注能力提升:数据标注产业的繁荣是促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力量。专家指出,应坚持需求牵引,深入挖掘制造业企业数据标注需求;加强创新力度,精准服务制造业企业数据标注需求;深化产业融合,深度赋能制造业企业全链条智能化。
-
构建数据安全治理新格局:公共数据是我国数据要素供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公共数据流通过程的安全管理,明确了数据提供方、数据接收方、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构三方数据主体角色的数据安全保护责任和管理要求。
-
建设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对于数字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意义,是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支撑。《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为我国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给出了明确的方向和路径,开启了推动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四、市场表现与投资分析
-
数字科技各细分领域指数市场表现:2025年以来,云计算指数、大数据指数和人工智能指数在数字科技领域的表现较好,截止2月25日,年内涨跌幅分别为45.96%、37.23%和31.84%。
-
数字科技领域重要个股市场表现:在美股市场上,超威电脑和阿里巴巴的收益率表现较好;在A股市场上,东华软件、深信服和中芯国际的收益率表现较好。